據主導思想今天的報導,清拆紅灣半島時將有以下的環保新猷。 好似好勁。
1) 以環保拆樓計劃,拆卸材料的循環再造和再用率推至達95%的新標準。
印象中只有一個成功例子,赤柱美利樓,那是一磚一石拆下來也是「重新」使用。 零建築廢料,按建築商標準還不太陽能?
2) 循環再用物包括洗手盆、浴缸、冷氣機、門鎖、水龍頭等裝置,將贈予慈善團體,造福弱勢社群。
只想說找人 on site 把洗手盆、浴缸、冷氣機、門鎖、水龍頭即時分類包好已是難於登天了。 這些東西損耗性高,若沒有獨立包裝/分類,一埋一埋的放起來就已經是垃圾。 門鎖更是好笑,我想知道找誰幫你試鎖匙?
結果很可能是這些垃圾只會轉慈善團體的手送往堆填區,如我捐十萬圓給你,你幫我哽五千把鎖。
3) 在確定捐贈所需後,若仍有剩餘物資,會悉數運往內地二手市場循環再用。
單「內地二手市場循環再用」這十個字已經是信心保證。
二手蓮蓉可整餅,二手藥棉是棉胎...... 呵呵,忽然有一大批二手建材送來,說不定哥斯拉也可以做一隻了。
4) 至於循環再造物料包括鋼筋、鋁和木材等,經再造後供應內地工程項目使用。
同上。 為什麼不說用來建「九西」的天幕呢?
5) 石屎經拆卸後,磨碎石屎,減少開山及挖海沙,減低對環境生態的影響。
在堆填區內有一專區是給放置建築廢料的,在那裡建築廢料的確是會被分類磨碎,再做成建築材料,但整個 process 卻是公家付款。
聽到發展商就了一大堆,拆樓xxxxx方案,最後結論竟是「減低對環境生態的影響」,只可說一句,啊,多謝。
6) 設立控制中心,採用先進的衛星定位技術,監察物料運送過程。
是痱滋電話? 還是 walkie talkie? 物料運送,你又咪係分判出去。 雞記定蘋果?
7) 拆卸時把整棟樓宇用柏油布及有護網密佈包裹,進一步減低聲浪和塵土。
你不怕環保例的話,大可不裝。 況且這些更是地盤的 normal practices,對此大事宣揚,其荒謬情度有如你在街上對人說今天你有穿底褲一樣。
8) 地盤設置監察儀器,記錄音量和空氣質素的變化。
同上。
香港人認識的環保(environmental protection),查實只是污染控制(pollution control),雖然人們常常以為後者都是在攪「環保 」。
没有评论:
发表评论